知識問題|腸病毒類型何種最為嚴重?

發問者: ㄚ訓~~ ( 實習生 5 級)
發問時間: 2005-09-21 14:04:22
解決時間: 2005-09-22 08:09:53
解答贈點: 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 2 評論: 0 意見: 0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100%
共有 17 人評價
如題:
腸病毒類型何種最為嚴重?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回答者: 阿剛 ( 研究生 4 級 )
回答時間: 2005-09-21 14:15:03
[ 檢舉 ]
腸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臟發炎最常見的原因,所幸發生率並不高。心肌炎的病歷在初期不一定會有明顯的重症表現,但卻可能在發病後的一、兩天內,急速變化至休克甚至死亡?所以現在在腸病毒的流行期,若家中孩童疲倦的症狀太明顯、臉色變得特別蒼白,或是一走路、爬樓梯就喘個不停,都必須注意是否有心臟方面的問題。
腸病毒71型之臨床症狀與治療
就整個腸病毒而言,可造成的疾病有三個類型-無症狀的感染、輕症及重症(有併發症)。無症狀的感染:血清流行病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事實上小於6歲小孩感染到腸病毒,只有29﹪左右會引起手足口病或咽峽炎(1),所以可能一半以上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有症狀的人我們可分成幾個病程[3]:第一階段病程沒有併發症,可能是手足口病、咽峽炎、喉嚨發炎、發燒、病毒疹,通常不發燒或微燒一至兩天,手掌、手肘、腳底、膝蓋、屁股會有小紅疹或小水疱(圖2)、口腔黏膜有潰瘍,約5天到1周慢慢會好。有部分病人會進入第二階段-有中樞神經併發症,疾病發生的第2~5天會有一些神經方面的症狀,除了發燒、手足口病、咽峽炎外,併發腦膜炎、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者是腦脊髓炎。這些小朋友除手足口病、咽峽炎、斷斷續續發燒超過3天,在睡覺時(尤其是剛睡著時)會有肌躍型抽搐、嘔吐、頭痛、哭鬧不安、嗜睡等等。如果合併脊髓炎或類小兒麻痺症候群,小孩會有手腳肢體無力(引起手或腳無力,小孩突然不能走路、不能舉手等等)合併肌腱神經反射下降。其核磁共振掃描會看到不正常的影像,大部分會在T2-weighted image看到high signal intensity的lesions,腦炎病患主要異常的區域是在腦幹dorsal part(圖3),而類小兒麻痺症候群病患異常是在脊髓(spinal cord)之前運動神經元(anterior horn)(圖4)。第三個階段最嚴重會導致心肺衰竭或是肺水腫,病患通常是在中樞神經有併發症幾個小時或1~2天以後發生冒冷汗、手腳冰冷、心跳變快,最後開始喘起來,為什麼會產生心肺衰竭?有幾個原因:依據我們之前的研究、病理解剖[4]、image study,主要是腦幹的dorsal part(含reticular formation),影響到掌管vital organs之神經細胞,如呼吸、心跳、血壓、自主神經等等。因為這個腦幹這部分的發炎引起自主神經的失調,再加上全身性的病毒感染,而引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致心跳很快(達每分鐘180至250下),周邊血管收縮(vasoconstriction),最後影響到左心衰竭,心臟輸出率(ejection fraction)下降到40~50%,如果心臟衰竭更厲害會導致lung passive congestion引起後續的肺水腫、肺出血及最後休克(3,4)。

經過分析154位腸病毒71型個案,發現中樞神經受侵犯的危險因子包含發燒,高燒超過39℃,發燒超過3天,頭痛、嗜睡、嘔吐、抽筋及高血糖(大於150mg/dL),再經多變項分析,發燒超過3天及嗜睡為最重要危險因子。將中樞神經受侵犯與肺水腫個案作分析比較,發現肢體無力、高血糖(大於150mg/dL)及白血球過高(大於17,500/mm3)是中樞神經受侵犯後發生肺水腫之危險因子,其中高血糖為最重要危險因子(95% CI 3-159, p=0.003)(3)。

在治療上會給不同階段小朋友不同的症狀治療,最後部分小朋友會有後遺症,一般而言類小兒麻痺症候群,在經過幾年以後約一半依舊會有肢體無力、萎縮、走路跑步有點跛、手無法舉高等後遺症[5]。最嚴重有心肺衰竭、肺出血、肺水腫的小朋友,急性期可能約有30至40%的死亡率,救起來的小朋友20﹪可完全恢復,但是大部分救起來的小朋友會有後遺症,有些後遺症相當嚴重,腦幹負責我們的呼吸、心跳、吞嚥等功能,這些小朋友雖存活但會有吞嚥困難,無法自行吞嚥而需要鼻胃管餵食,另外睡覺時呼吸的能力不夠,需要氣切加呼吸器的幫忙。有些小朋友住在兒童呼吸照護中心已經數年的時間尚未復原,但也有部份經過數月或1~2年時間其呼吸及吞嚥功能慢慢恢復,而脫離鼻胃管餵食和呼吸器等而回家的兒童。在長期照護上這些有嚴重後遺症的小朋友需注意有否吸入性肺炎等合併症並需復健治療。

治療方面除了階段性症狀治療以外,目前有抗病毒的藥物正在發展,不過還在實驗室及動物實驗階段,我們非常期待這些抗腸病毒藥物能進入臨床實驗,使得需要抗腸病毒的小朋友可用到這些藥物。疫苗亦在動物實驗研發階段,目前傾向用死的去活性疫苗(killed inactivated vaccine)。

腸病毒71型未解之謎
包括腸病毒71型的神經毒性究竟從何而來?腸病毒71型如何進入宿主細胞?宿主細胞是否有特異性受體(receptor)?宿主的免疫反應或體質(host genetics)與預後情況相關性如何?腸病毒不同途徑感染的預後是否不同?為何臺灣腸病毒重症病例在中部地區較多並且率先出現?有無特殊環境因素?
引起嚴重併發症的腸病毒主要是腸病毒71型,小孩得到腸病毒71型時,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臨床表現,如手口足病,在手掌、腳掌、臀部出現很小的疹子,大約只有針頭大小的小紅點。而嚴重併發症多半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孩童,且多在五天內發生,皆有三大症狀:意識異常、持續嘔吐、類似驚嚇的全身肢體抽動。現在衛生單位已經準備研發腸病毒71型疫苗,以應付將來可能再度發生的疫情。
腸病毒71型首次在1969年由美國加州中一個腦炎的病人所培養出來,後來陸陸續續的才有文獻報告或大或小的流行,包括手口足症、咽峽炎、腦膜炎、腦炎、小腦炎或者是類小兒麻痺症候群,後來發現其也可造成許多小孩的死亡。由於小兒麻痺已被根除,腸病毒71型是目前最重要的腸病毒,它可造成小孩的死亡及嚴重的後遺症,茲介紹其病毒特徵、流行病學、可能的臨床症狀及治療。
參考資料
網路
相關詞:
腸病毒症狀, 腸病毒 預防, 腸病毒飲食, 腸病毒治療, 腸病毒潛伏期, 腸病毒症狀圖片, 腸病毒問題, 腸病毒水泡, 腸病毒傳染, 腸病毒的疹子
腸病毒, 小朋友, 手足口病, 小兒麻痺, 中樞神經, 併發症, 高血糖, 病毒, 症候群, reticular formation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1 ) | 意見( 0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謝謝你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1066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fs 的頭像
    drfs

    最專業最值得信賴的貸款~輕輕鬆鬆解決你的負擔

    drf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